暑热症 (方数:6)
本病为婴幼儿夏季特有的发热性疾病,又称夏季热。临床表现为夏季长期发热不退,体温常在38一40℃之间,无固定热型,但显著地随气候而变,天气愈热,体温愈高,天气转凉,体温亦降。口渴多饮,每日进水量可达2000毫升以上,尿多且清。体温虽高,但大多不出汗或汗极少。病初起时,一般情况良好,不显病容,或偶有消化不良或类似感冒的症状,但多不严重.高热时可见惊跳、嗜睡,但极少有惊厥、昏迷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。以后热度持久不退。食欲渐减,病儿逐渐消瘦,倦怠无力,烦躁不安,开始出现慢性病容。一般秋凉后热退,预后良好。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。
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尚未肯定。一般认为可能由于气候炎热时,体温调节功能暂时失调,不能通过各种途径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所致。亦有人依据明显季节性及年龄范围,血象示淋巴细胞增多,起病时常伴呼吸道及消化遗症状,怀疑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,但未获病毒分离及病理方面的依据。
本病诊断主要根据婴幼儿夏季有长期发热、口渴、多尿、汗少或无汗,一般情况可无感染征象;体格检查无重要阳性体征,部分患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分类林巴细胞偏高,其他实验室检查,胸部X线检查等,均无阳性发现;能排除伤寒、结核、泌尿道感染、败血症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。经空调设施能控制发热者,有助诊断。
现代医学对本病缺乏特效药物,以支特疗法为主,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。总长期用抗菌素治疗,以免引起菌群失调。
本病在中医文献中名称颇多,有“夏季热”、“暑热证”、“阳明经热”、“婴儿汗闭性暑热症”、“暑热消渴症”等。祖国医学认为,小儿冒受暑气,蕴于肺胃,灼伤肺胃之津,津亏内热炽感,故发热,口渴多饮;又暑易伤气,气虚下陷,气不化水,则水液下超膀胱,而出现尿多清长;又肺津为暑热所伤,化源不足,水液无以敷布,则肌腠闭塞,故见少汗或汗闭;汗与小便,都属阴津,异物而同源,所以汗闭则尿多,尿多则津伤,津伤必饮水自救,因而形成汗闭、口渴多饮、多尿的综合征候。疾病初起,易出现肺胃气阴两伤症;疾病迁延,或素体脾肾虚弱,外为暑气熏蒸,内则真阳不足,则易出现热淫于上,阴虚于下的“上盛下虚证”。(杨传伟)
编号
方 名
2880
滋阴八味汤
2881
羊耳菊合剂
2882
麦冬橄榄汤
2883
煨地淮附汤
2884
夏热汤
2885
蛋麦甘草汤
刘氏中医世家门诊刘医师始终本着:做药就是做人,良材良心做良药的理念治疗各科疾病。擅长治疗中医内科,妇科,疑难杂病。 对男科不育(精子成活率低、活力差、密度小、精液不液化)、前列腺炎、精索静脉曲张、阳痿、早泄、妇科不孕、月经不调、卵巢囊肿、习惯性流产、孕后无胎心搏动、乳腺增生、盆腔积液、过敏性紫癜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脑血栓、慢性肠炎、鼻炎、心肌炎、肾炎、风湿病、骨质增生、颈椎病、白塞氏病的治疗有多年的治疗和独到之处。治疗方法:根据患者提供的详细病情、病因、症状、发病时间及以往病史和检查结果,采用中医辩证,西医辨病,结合祖传经验方剂,辩证施治,灵活运用,随症加减。临床取得了理想的疗效..使求医的患者少走弯路,早日康复。
上一篇:婴儿湿疹(方数:5)
下一篇:高热(方数:6)
客 服 QQ: 382226917 有问题直接点击QQ咨询(注明:XX疾病)
咨询电话:13963322252
电子邮箱:382226917@qq.com
详情请陆: http://www.liushizhongyi.com
地址: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潍徐路314号(长途汽车站十字路口南200米路西,中医世家门诊)
站内所有文章由刘氏中医世家整理并发布,涉及到的版权问题属原作者所有。如发现有侵权现象,请与站长联系, 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的处理并答复。网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。
传统中医将盆腔炎分为五类,辨证施治的同时配合西医...
曾有一段时间,我的脸上长满了青春痘(痤疮),后来...
据统计,在许多医院疼痛门诊中,颈源性头痛占90%左...
一、神补 春天是精神病患者易发病季节。一般人也可...
洁白的治疗床上,躺着一面部极其痛苦的老人,但随着...
93岁的王秀云老人今年又平安地度过了春节。老人和她...
肠粘连是腹腔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,临床以腹痛、...
我过去经常痛经,特别是月经的第一天,肚子向下坠着...